报名热线
0769-2318-0163
报名热线
0769-2318-0163
你乘着无人驾驶的车,在指定区域下车之后,车子自己完成停车泊位,你轻松走向办公大楼;
你在网上购置衣服,只需说出自己的要求,带上VR眼镜,系统会分析你的个人喜好,列出推荐衣服,并进行虚拟化“试衣”;
你饿了想吃午餐,只需把午餐原材料放进3D打印机,不用烹调就可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,还可将食物定制成自己喜欢的超人模样;
你和朋友聚会时,机器人管家会为大家端出食物,拍聚会大合照时,遥控一下无人机即可拍下一张张有特色的航拍合照;
当你回家时,通过人脸识别系统,家里的大门自动为你敞开,甚至只要个眼神,家居智能系统还能自动准备好一缸温度刚刚好的温水;
创客,译自英文“Maker”,本义为“创造者”。“创客”一词,早期特指在工业4.0与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,应用自主加工工具,在家庭或创客空间,自主设计、自主动手,开展小批 量生产的创造者;在被广泛应用之后,“创客”一词泛指在自主实践精神引领下,基于创新思维和工具技能,以务实严谨、精益创变、乐于分享为核心理念,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,努力把优化生活的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。
1984年,欧洲成立了当时最大最早的创客空间。
1998年,麻省理工大学Gershenfeld教授设计了一门“如何制造任何 东西”的课程;
2001年,第一个Fab Lab在波士顿建立;
2008年,“创客教父”Mitch Altman在旧金山建立了名为Noisebridge的创客空间;
2011年,全球掀起了创客文化浪潮;
2013年,英国剑桥市成立了Makespace,并正式对外开放;
2014年,美国总统奥巴马并宣布每年6月18日为“美国国家创客日”,把创客提升到打造新一轮国家创新竞争力的高度;
2015年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中国各个创客生态圈调研,使“创客”一词进入了国务院的报告。
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他们的未来,
未来不是靠猜出来,
而是靠无数不满足过去的创客创造出来的。
未来会怎么发展,我们谁都没有定论,
但是有一点,我们可以肯定,今天的千千万万的创客中,
必定会使我们的未来有重大的改变!
创客为这个世界,
不断提供创新思维,
不断带来科技冲击,
不断改变未来社会。
种种实例告诉我们,时代在改变,随着创客运动产生的科技正在带着我们打开未来智能时代的大门,对于大家来说,这是一种强烈的思想冲击。
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都是过去的创客所创造的,而未来,正由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去创造。
科学(Science) 技术(Technology)
工程(Engineering)艺术(Arts)
数学(Mathematics)
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
基于学生兴趣,以项目学习的方式
使用数字化工具,倡导造物,鼓励分享
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
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
· 更好地补充传统教育,让孩子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
· 借助技术和工具激发孩子对创造的兴趣,从而实现创意
· 让孩子更早地接触高新技术,提升孩子未来竞争力
1.激发好奇的天性和主动探索能力
2.培养孩子科学技能和认知能力
3.在手动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
4.引导同伴合作和强调解决问题能力
5.重视对“艺术”文化软实力的培养
6.创造机会让孩子发展有趣的创意思维
从2017年1月开始中国进行了科学课程的改革,希望能为科技类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科学兴趣、科学观念、科学方法是需要培养的,科学态度、科学精神、科学研究是需要引领的,而这些都可归入科技人才培养的范畴,而科技人才的培养当然是早一点更好。